冯江华:我的“中国速度”梦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 作者:冯江华 时间:2024-10-16 10:39:59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科技三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今年1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发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6月,“复兴号高速列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作为“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发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获得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我35年逐梦“中国速度”的信任和鼓舞。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科技工作者,在党的关心关怀和组织的精心培育下,一步步成长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被推荐为全国政协委员、株洲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顾既往,我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始终跟随党的领导,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才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圆梦报国之行。

筑梦启航,踏上自主创新之路

1989年,从浙江大学电机系硕士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选择扎进“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株洲田心这片热土。当时我国没有一列高速列车,甚至高速列车所需的很多核心技术,比如高速列车需要的牵引动力技术等,对我们来说还是空白。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刚到中车株洲所时的情景。改变科技落后的现状,唯有自主创新、奋发而为。此后,我一心专注于轨道交通列车控制与信息领域研究,深耕研究列车的“心脏”和“大脑”,“中国速度”梦油然而生。

面对发达国家对异步牵引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我们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从较小功率的系统研究开始,夜以继日地技术攻关,经历不计其数的失败,做出的试验结果准确性甚至连判断的依据都无从获取……最终成功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挂在我们团队办公室的一副对联,也是我们研制永磁电机过程的真实写照。2003年,我牵头组建国内第一支永磁牵引系统研发团队,启动牵引系统向永磁牵引升级换代的研究。仅仅用时3年,我们的研发团队就设计出中国首台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之后实现永磁牵引系统在地铁上的首次应用。2015年6月,永磁高铁在北京环铁试验基地通过首次考核鉴定。这意味着我国成为全球掌握高铁永磁牵引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2018年,永磁高铁完成了30万公里运营考核,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需求。2019年,我主持完成的“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如今,永磁牵引技术已在高速列车、地铁车辆等领域批量应用,其能耗较异步牵引系统分别降低10%、30%以上。

奋起圆梦,用心血浇灌“科技之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铁发展高度重视、极为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复兴号”动车组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

从高铁大国迈向高铁强国,亟需完全自主、性能优越的高速列车。2012年,原铁道部启动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研制。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合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团队,20多家单位参与核心研发,直接参与主要部件及配套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企业近300家,最终成功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速列车。

怀揣“中国速度”之梦,我有幸受命主持研发“复兴号”牵引与控制系统,带领团队通过不懈努力,经过反复实验和复杂技术攻关,成功打造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牵引系统产品平台,使“复兴号”速度、牵引动力等关键指标领先国际同行。

如今,“复兴号”在全球高铁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并成功“走出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铁路发展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作为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

为持续巩固高铁领跑全球优势,2021年,世界首套设计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下线。国铁集团牵头实施的更高速度高速列车(CR450)科技创新工程正在全面推进。2023年6月,试验列车跑出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的世界新纪录。

基于上述成果积淀,我们跨界融合胶轮车辆技术,2017年全球首发自主导向虚拟轨道列车——“跑在马路上的火车”,开创城市交通新制式,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

几代铁路人接续奋斗,中国高铁,这一代表国家自主创新的典范,最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我的“中国速度”梦也一步步实现。

逐梦未来,画出更大科技创新“同心圆”

我始终坚信:“一名无党派人士、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才能有所作为。”党的号召、祖国的召唤、人民的需要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与党同心、团结奋斗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在组织的培养下,我先后当选湖南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为更好履行职责,我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厂矿院校基层调研,定期参与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课题调研工作中,聚焦科技创新、区域发展、人才创新等议题积极献计献策;始终厚植“为民情怀”,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建改革发展之言、聚同心同行之力。今年全国两会,我以第一提案人的身份,递交《组建“一带一路”绿色交通装备国际性组织》《加速发展深海作业装备产业》等4份提案,并以联名提案人的身份提交了26份提案,为国是建言、为行业鼓呼。

党中央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强调把各方面人才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在统战部门的支持下,轨道交通领域首个以党外代表人士命名的建言献策工作平台——冯江华工作室正式成立。我所在的企业有一支近万人的创新队伍,其中很多是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室的成立,就是在思想引领、建言献策、合力攻关、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作用。我珍惜荣誉、认真履职,带领团队撰写完成240项提案和建议,完成3000多项科研项目攻关,引进和培育84名海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如今,工作室已经成为中车集团团结引领、凝心聚力的一张名片,先后获评湖南省委统战部实践创新成果、湖南省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工作室,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统战部中央企业“庆百年、爱企业、献良策、作贡献”典型案例,我也有幸获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株洲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我深知,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关键是高质量议政建言。为此,我积极参与株洲市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每年坚持领题调研、汇报成果,服务中心大局,积极建言献策。2023年,我领题《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厂所结合”发展模式研究》,深入调研、总结和剖析以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为代表的“厂所结合”科研生产实践和基因密码,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厂所结合”的株洲经验和株洲样本,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还牵头策划了“与党同心·知识报国——‘知识力量助发展’五大行动”、知联大讲堂等,打造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活动。

“只要心中有梦并始终坚持,就会一往无前、所向披靡”。逐梦未来,我们将立足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平台,踔厉奋发,不懈努力,激发和凝聚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创新创造的智慧力量,画出更大科技创新“同心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追逐更快的“中国速度”梦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冯江华,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

下一条:
中共湖南省统战部 湘ICP备15000312号